防护门作为人防工程的核心防护设施,其安装质量与地面、墙面的基础条件密切相关。以下从地面和墙面两方面,详细介绍防护门安装时的具体要求: 一、对地面的要求 防护门安装的地面需为设备提供稳定的承重基础和精准的安装基准,具体要求如下: 地面结构强度 安装区域的地面(如门洞下方的门槛或地面基层)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等级。通常要求混凝土强度不低于 C30,且需通过养护达到设计强度的 75% 以上(可通过同条件试块检测确认),避免因地面强度不足导致安装后沉降、变形,影响防护门的密闭性和稳定性。 若地面为回填土或松散基层,需提前进行夯实处理,压实系数不小于 0.94,必要时采用碎石垫层或灰土挤压等方式增强地基承载力,防止后期地面下沉导致门扇与地面间隙过大。 地面平整度与标高 地面表面需平整,用 2 米靠尺检查,平整度误差不得超过 5mm。若地面存在凸起、凹陷或裂缝,需提前修补打磨,确保防护门门扇关闭时与地面贴合紧密,避免出现缝隙影响密闭性能。 地面标高需与设计图纸一致,误差控制在 ±5mm 以内。例如,防护门门槛的地面标高需准确,若过高可能导致门扇无法关闭,过低则可能影响战时防冲击波效果。 地面清洁与预埋件 安装前需清理地面杂物、浮尘、油污等,确保防护门底部与地面接触紧密,避免因杂物导致密封不严。 若设计要求地面设置预埋件(如固定门扇的地脚螺栓预埋件),需确保预埋件位置准确、牢固,预埋件顶面与地面标高一致,偏差不超过 3mm,且预埋件需经过防腐处理。 二、对墙面的要求 墙面是固定防护门门框的关键载体,其结构、平整度、垂直度等直接影响防护门的安装质量和防护性能,具体要求如下: 墙面结构强度与完整性 防护门所在的墙面(多为钢筋混凝土人防墙体)需达到设计强度等级(通常不低于 C30),且无蜂窝、麻面、孔洞等缺陷。若墙面存在裂缝,需评估裂缝是否影响结构承载力,必要时采取压力注浆等方式修补,确保墙面能承受防护门传递的冲击波荷载。 墙面厚度需符合设计要求,例如,抗力级别为 5 级的人防门,其所在墙面厚度通常不小于 300mm,以保证足够的防护能力。 墙面垂直度与平整度 墙面垂直度是确保门框安装垂直的基础,用 2 米靠尺检查,垂直度误差不得超过 5mm。若墙面倾斜,会导致门框安装歪斜,进而使门扇无法正常关闭或密封不严。 墙面平整度误差需控制在 8mm 以内(2 米靠尺检查),若墙面凹凸不平,需用水泥砂浆找平,确保门框与墙面贴合紧密,避免因间隙过大导致固定不牢。 门框安装位置的墙面处理 防护门门框与墙面连接部位需预留足够的空间,确保门框能嵌入墙体并通过螺栓、焊接等方式固定。例如,门框边缘与墙面的距离需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不小于 100mm,以便进行混凝土浇筑或灌浆固定。 若墙面为砌体结构(非人防区域辅助墙面),需在门框安装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或圈梁,增强墙面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,避免门框固定后因砌体松动导致变形。 预埋件与预留孔洞 墙面需按设计要求预留门框固定用的预埋件(如角钢、钢板等),预埋件的位置、数量、规格需准确,偏差不超过 10mm,且预埋件需与墙体内的钢筋焊接牢固,确保能承受门框传递的荷载。 若防护门带有门槛,其两侧墙面需与门槛同步施工,确保墙面与门槛连接部位平顺,无错台,避免影响门扇关闭。 总结 防护门安装对地面和墙面的要求,核心是确保基础结构稳定、尺寸精准、表面平整,为防护门提供牢固的安装载体,最终保证防护门在战时能有效抵抗冲击波、防毒剂等,发挥其防护功能。实际施工中,需结合《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GB 50134)及具体项目的设计文件,对地面和墙面进行严格验收,不合格的部位需整改合格后再进行防护门安装。
|